查看原文
其他

留美学霸12年春节不归,写万字控诉父母:别再肆意操控我!

2018-01-31 花时间 慢成长


最近看到《人民日报》微博上的一条新闻:一个留美学生十几年不回家过春节。原以为是要批判他不孝,“出了国忘了根”之类,往下看才知道原来另有故事。


有家不愿归的秋岸(笔名),从小一路学霸,高考以本地状元身份进了北大,读研时又申请到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。可以说他就是父母眼中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但谁知,从12年前开始,他就不回家过春节了,甚至在6年前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。


而他有家不回的原因竟然是——父母从小对自己的“过度关爱”。今年,他写下一封一万五千余字的长文,控诉父母对自己的操控和影响,并发给了一些要好的朋友,告诉这些年轻的父母“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”。

万字长信的开头部分文字


在秋岸的长信中,控诉最多的,就是父母对自己的“肆意操控”。


他列举了从小到大的许多事例,说自己不仅从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都必须按照父母的意志行事,完全没有表达意愿或选择的余地,一旦忤逆父母的想法,无论对错,父母会抓住任何机会打击他。而当自己遇到困难,向父母寻求帮助的时候,却从未得到支持。


这样的情况持续直到考上北大。秋岸以为自己终于能实现“离家求学”、“逃离父母控制”的夙愿,没想到父母却拜托北京的大姨“照顾他”,不断给他打电话,甚至悄悄联系他同学了解他的情况。


在秋岸看来,这不是关心,而是一种控制: “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,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!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。”



想起最近《黑镜》第四季中的一个让人惊悚的故事。一个叫Sara的小女孩,三岁那年走丢了,激起了妈妈强烈的保护欲,她发誓再不让女儿受到伤害。


于是,妈妈选择给Sara的大脑植入一枚芯片。只要通过一台平板电脑,她就可以监控女儿的位置、身体状况,甚至能看到孩子眼前的景象。


这个程序还有一个滤镜功能,家长可以控制让孩子看到什么。只要出现让孩子产生压力、生理不适的画面(比如黄色或暴力),孩子眼前就会自动打上马赛克。


Sara的妈妈选择开启这个功能。从此,邻居院子里会吓到Sara的恶犬、男孩子打架流血之类会令Sara害怕的画面,都变成了一团模糊的马赛克。


芯片看似保护了Sara,却断绝了Sara和外界的正常接触和沟通。外公中风摔倒,她却看不到,因为眼前的景象让她紧张、不适。


甚至外公去世后,妈妈脸上悲伤的表情在她看来都只是马赛克。



越是看不到就越好奇。Sara开始自残,她用笔扎破自己的手,只为看一下流血的样子。


妈妈带她去看医生,测试表明,Sara缺乏判断人类基本情感的能力,她不理解、不知如何表达愤怒,也不明白画中的人们是怎么回事。


这个电视里的架空故事,真正触动我们的地方,是它折射着现实生活中,许多家长的影子——竭尽所能给孩子自己觉得最好的,想让孩子远离任何负面影响,按照“最顺利”或者“最正确”的方式生活,却忽略了为人父母的边界。


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,他们的做法,不仅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,甚至还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。


就像秋岸,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,他从小动手能力就跟不上,人际交流也出现问题,虽然学习成绩那么好,却心理自卑严重,工作一直不顺利。


为了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,他在美国看了心理咨询师,并考虑学习心理学来自救。但他父母却认为,儿子是在美国做咨询才“变坏”了。


即使秋岸多次和他们表达过自己的想法,但老两口至今仍搞不懂儿子为什么不愿回家,面对儿子万余字的“控诉”,他们不明白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。


母亲说,“他人生一半都在外边,如果前半程我们在掌控他,可问题出在这后面啊,照这样说,反而是掌控不够。”


瞧,你承受不住,避之犹恐不及,对方却担心给的不够,苦苦相逼——世间最大的悲剧,无异于这样的亲子关系了吧?究竟是何苦,让双方都这么委屈?



这类“越界的父母”,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点儿也不少见。


曾经有个同事对我吐槽,她们结婚许多年了,至今公婆每次从外地来探访小两口,都不提前打招呼,自己拿钥匙开门就进,也不管他们夫妻是否起床。


婆婆一来,家里就要大变样。她一个资深时尚编辑,眼看着真皮沙发罩上花花绿绿的布单子,大衣柜被全部翻过、重新筛选整理,甚至她常用的厨具,只要婆婆觉得不顺手就丢掉,换成自己爱用的。她气得不行,却无能为力。


我说,你干脆通过老公和他们表达一下,至少以后上门提前通知,或者收回钥匙。


她叹气,“不是没说过,但人家接受不了,说,‘我儿子的家,我儿子买的房,我凭什么不能想什么时候来,就什么时候来?’根本沟通不了。”


她唯一能做的,就是每次公婆来的时候,耗在办公室加班,或者约朋友躲出去。



国际著名心理治疗师苏珊·福沃德博士,写过一本书叫《中毒的父母》,其中就提到一种“控制子女的父母”——总是打着“这是为了你好”、“我这是爱你、关心你”、“我这是在帮你”等旗号,来掌控孩子的生活。

从小时候的吃穿住行,考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,到长大选择什么样工作,和什么样的人结婚等等,无不以父母的意志为中心。


甚至在子女结婚后,仍常常受到父母过度的控制——他们把子女的配偶看做争夺孩子忠诚度的对手,这也是无数强势婆婆、丈母娘的出发点。让成年子女夹在中间,一分为二、左右为难。


控制型父母中最厉害的一种,是巧妙的控制者,很善于掩盖自己的真正动机,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迷惘的世界中,知道被摆布,却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摆布自己的。他们以温柔的方式把人逼入死角,或者给子女制造内疚,以达到目的。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是父母的需求,什么是自己的需求,总有无助无力之感。


而能够挣脱这一束缚的,唯有子女自己的觉醒:能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能伸出双手自己做出选择,能鼓起勇气承担一切后果——想要不被控制,唯有真正“心理断奶”,做个成年人。


可是这谈何容易。


秋岸12年没有回家,6年来拒绝和父母对话,几近决裂。谈到是否会和父母缓和,是否考虑过父母的感受,他说:“他们本有很多的机会”、 “那是他们自作自受。”


网上有不少人骂他“不孝”。然而,他激烈的言辞和做法,何尝不是父母“过度关心”和“肆意操控”之后的产物呢?即使他在努力摆脱父母的影响,可这些都写在了他的性格里,如影随形。


回到那个《黑镜》的故事,Sara的妈妈接受医生建议,关闭了滤镜。然而没有任何准备就暴露在真实世界中的Sara,被性和毒品吸引。妈妈因为忧虑而忍不住打开滤镜查看,被Sara发现自己仍一直被监控之后,盛怒之下用监控的平板电脑狠狠地砸向妈妈的头。



Sara的举动疯狂而残忍,正是因为在母亲的过度保护下,她的成长是不健全的——她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什么是危险、什么是愤怒,更对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什么后果一无所知。


被砸碎的并不只是平板电脑,更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亲密。


作家Anthony Brandt 说过:“Other things may change us, but we start and end with the family.”——其他事情可能会改变我们,但我们开始并终结于家庭。


即使我们再爱孩子,也要克制自己,做一个不越界的父母。只有我们能守住这条底线,孩子才会在享受自由的同时,拥有那个随时可以回归的港湾。不是吗?


—end—


-作者介绍-


花时间。资深编辑,童书译作者,二级心理咨询师,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。联合国跑过会,法国游过学。创立公众号慢成长,分享具有国际视野的早教发育、儿童心理、亲子教育知识。微信公众小号: 花时间说 (ID:huashijianshuo)


现在关注“慢成长”,回复关键词,一起做靠谱爹妈:

【护理】天冷易生病,孩子白天怎么穿,晚上怎么睡?

【发烧】冬天孩子易感冒发热?都是这些错误做法招来的!

【早教】国外妈妈竟然这样给孩子玩乐高,什么早教钱都省了!

【独立】3岁孩子主动做家务、自己洗衣服,只因为妈妈掌握了这4个步骤

【专注力】不知不觉间,你可能毁掉了孩子的专注力

【攻略】最接地气的三亚亲子游记,带孩子玩得好不需要是旅游达人!

 ↓↓↓ 点击阅读原文,送你一本实用育儿秘籍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